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庆祝这一节日,今天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技术规范》(T/JSSES 30-2023)正式发布。
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再生产的主要供体,维系环境健康、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是城市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本文件规范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的评价范围与内容、评价指标和数据资料、成效评价等技术要求,涵盖城市生态空间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管理,可为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本文件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深港产学研基地、徐州工程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东、赵立君、王楠、王伟民、侍昊、褚艳玲、武建勇、苏敬、芮菡艺、马伟波、姚国慧、南楠、叶尔纳尔·胡马尔汗、蔡琨、刘臣炜、吕玉娟、田佳榕、纪荣婷、李辉、杜少娟、郭晓平、秦卫华、李中林、胡帆、王芹。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同舟共济、协力应对。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向奋勇前行,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投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携手开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
C:\fakepath\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关于发布团体标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技术规范》的公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