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023年“大学生在行动”全国启动仪式暨科技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以及河海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科技处调研员吴丰成、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于红霞、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刘建琳、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一帆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福建、重庆、四川、浙江等地方学会及高校的代表、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环境科学会、共青团河海大学委员会、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党委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本次线下活动,科技志愿服务交流报告会线上观看人数超100万。

启动仪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主任陈永梅主持,吴丰成首先致辞,致辞中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志愿服务的殷切希望,青年群体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需要积极投身科技志愿服务事业,为美丽中国建设发挥应有作用。“大学生在行动”、“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等系列品牌科普活动打通了生态环境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推进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大支撑。

李政在发言中指出,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行动”作为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平台,是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意义深远。

于红霞表示,“大学生在行动”对提升基层群众环境科学素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希望大学生志愿者们秉承“心系家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依托学习到的知识和手边的专业资源,主动走进群众、走进基层,仔细进行相关调查,收集并总结当地的环保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污染状况,积极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和绿色生活理念,为美丽江苏的建设添砖加瓦。

郭继超在致辞中指出“大学生在行动”生态环境科普活动的开展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自“活动开展以来,河海大学师生一直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乡村、社区等,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科普活动,促进农村农民、社会居民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启动仪式上,出席活动的领导为本次活动进行授旗,由大学生志愿者代表林家怡宣读倡议书,河海大学环境学院作为优秀单位代表分享活动经验,并进行了“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江苏省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展演节目《握手》。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以“长江源头的奥秘”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以自已开展科学考察,探寻长江源头的亲身经历,谆谆善诱,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指引了寻求科学真知的道路,他还介绍了未来国家在长江水环境领域的重大需求问题,希望各位同学继续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发起人、执行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张晓红教授分享了“科技志愿服务专题”,详细阐述了志愿服务、科技志愿服务的内涵及其开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志愿服务。

“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是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省科协、省生态环境厅具体指导下开展的一项基层生态环境调研及知识宣贯系列活动。项目荣获2022年中国科协科协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典型。2023年,已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近20所高校参加活动,共110余支小队,1200余名志愿者报名参与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