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要闻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召开“水产养殖污染全过程治理与尾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发布时间:2025-06-16 来源: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2025530日,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水产养殖污染全过程治理与尾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该项成果由河海大学单位共同完成。 

  瞄准痛点,创新突破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业面临饲料药剂利用率低、残留浓度高、集约化养殖复合污染严重、尾水排放冲击大且循环利用率低等难题。该项目立足江苏河网密布的水产养殖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投加-靶向去除-循环利用的系统治理路径,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与装备瓶颈。 

  三大创新,引领治理变革  

  评价委员会专家在审阅材料并质询讨论后,充分肯定了项目三大核心创新点: 

  1. 精准源头控污 项目创建了河网区水产养殖全过程水--药多目标协同精准投加治理技术体系。通过系统集成稻-虾、蟹-虾等多模式生态套养减排技术,以及生长、饵料投加、病虫害监测等智能模型,构建了料-药精准智能投加调控技术,并自主研发了国产智能动态无人船投加装备,从源头实现精准减排与循环。 

  2. 尾水深度净化循环 针对尾水中抗生素、耐药细菌及氮磷等复合污染物,项目开发了靶向去除与水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了节能高效动态增氧脱氮减污技术,明确了尾水生物降解关键过程,创建了多级生物-生态耦合净化循环技术,成功解决了尾水深度净化及循环利用的工程难题。 

  3. 智慧调控与系统优化 针对河网区水系连通弱、水利调度欠合理等导致污染负荷累积的难点,项目研发了多尺度水文-水动力-水环境动态模拟及调控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水系连通与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全过程精准节水灌溉减排技术,发明了智能化水位精准控制装备,并创建了多目标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平台,为河网区水环境整体提升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效益显著,前景广阔 

  该成果已在江苏等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应用面积超过5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逾50亿元,显著提升了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项目同时产出丰硕,共获授权发明专利60件,编制行业及地方标准14项,获软件著作权15件,发表高水平论文120篇。 

  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水--药精准投加技术及装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为解决水产养殖污染这一重大环境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江苏方案和中国智慧,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水产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