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24年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江苏省高校环境学院院长论坛会议在南京举办。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于红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王燕枫,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军分别致辞。会议由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陈乐主持。
图片说明:会议现场
于红霞在致辞中表示,学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会获评省科协全省首批五家之一的领航学会建设项目,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继续保持一类学会A等榜首,连续四年在全省学会综合考核中保持领先。过去的一年,学会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全民素养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学会保障了江苏省院士专家(产业)创新中心工作,组织参与江苏省环境能源领域联合体,开展环保科技奖评审;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会议、研讨、沙龙和培训活动,开展“第三届学会青年十大科技之星”评选;通过“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大手拉小手生态环境科普行”“青山公益校园行”等20余场科普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完成2024年生态工程专业职称评审组织、省生态环境厅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评审保障工作,以及2024年“我是生态讲解员”江苏赛区选拔和评审工作。新的一年,她希望学会以建设领航学会为目标,继续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图片说明:于红霞致辞
夏祖义表示,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近年来在推动学科交流、促进学术融合、助推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建立“江苏环保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在江苏精准落地,结合“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智慧型”平台。他希望,新的一年,学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促进高水平学术交流、促进高质量科技传播、高效技术推广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期望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厚植生态绿色、激发科创新动能,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说明:夏祖义致辞
王燕枫表示,过去的一年,我省保持战略定力,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作为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组织,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新的一年,我省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他期望与学会携手同行,在学术研究上精耕细作、深度合作,攻克生态环境难题,在科普教育领域敢于探路、勇于创新,引导公众深入体验生态之美,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齐心协力,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绘就江苏生态环境的壮美新画卷,让江苏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图片说明:王燕枫致辞
夏军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省环境科学学会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履行“四服务”工作职责,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团体标准制定和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设立环保科技奖举荐优秀人才,努力推动我省环境科学学术繁荣和科技进步,2024年被省科协确定为领航学会培育对象,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年会暨院长论坛,集聚了我省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美丽江苏建设,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对于加快我省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省环境科学学会以此次年会和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能力建设,进一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继续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推动美丽江苏建设。
图片说明:夏军致辞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李维新研究员为本次大会做了题为“长三角跨界河湖共保联治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和“共保联治管理技术”平台和案例。
江苏省高校环境学院院长论坛同期举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环境学院院长,还围绕 “以应用为导向培养环境类专业人才”“环境类专业学生培养方式、教师科研方向”等热点主题开展深入交流。
图片说明:江苏省高校环境学院院长论坛同期举办
此外,会议还表彰了2024年度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优秀环境影响报告书,优秀分支机构,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学会工作者,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和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