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介绍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2009-201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06-30 来源: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始终围绕“人才定基础,科普保地位,学术促发展,服务增实力”的工作宗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教、咨询服务、组织建设及提升“三服务一加强”的创新能力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建设学术交流平台,推进环境科学学科发展

学术交流是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基本职能,是学会区别与其他社团组织的主要特征。我会深入研究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广泛联络各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广大会员,举办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活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我省环保事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的作用

我会一直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的环境学术交流平台。2009年,我会承办长三角环境高层论坛,举办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2010年,我会在丹阳市召开华东地区环境科学学会联(年)会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学术报告会;2011年,我会在如皋市举办了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暨低碳经济论坛2012年,我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大主题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分论坛2013年,我会和镇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江苏·纪念中国环保四十周年活动2014年,我会联合省环保厅共同举办了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江苏环保新技术交流洽谈会。

努力拓展对外民间环保科技合作与交流

我会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环保科技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我会每年组织江苏——台湾生态环境交流与考察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与生态考察;先后与德国拜耳集团、芬兰芬欧汇川集团就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举办论坛和研讨会;2012年,许纲熙秘书长赴日本考察土壤修复技术;今年,我会还与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共同承办“2013中国(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展示暨环境技术交流会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国际交流会,并取得圆满成功。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更为江苏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国际经验。

构建环保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平台

我会以学会期刊为载体,促进我省环保科技人才培养。五年来,我会期刊《污染防治技术》刊载论文1000余篇,全省有百余人经《污染防治技术》发表论文而通过环保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学会充实网站内容,将学会工作动态和期刊等内容在网上公布,加强学会与广大会员和论文作者的联系和沟通。学会通过发展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建立并扩充企业家库,利用江苏环保科技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及江苏省内杰出环保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等活动,更新并吸纳更多的科技成果及专家。

我会围绕江苏重大环境问题先后举办境内外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会30次,有3000多人参加会议;举办学术报告会5场,有600多名专家学者和环保人士参加。五年来我会组织了多次专题学术活动,交流论文830多篇,经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选择其中100多篇,编印四本论文集,为促进和提高全省环境科技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科普活动为抓手,开展环保科普系列教育

科普活动一直是学会宣传推广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重要手段。五年来,我会着力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品牌活动与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不断改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面对现实,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提升了各系列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宣传教育效果。

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

2010年至2015年,我会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团省委和省科协的指导下,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数百名志愿者在学会的引导、组织下分赴南京、无锡、苏州、扬州、泰州、镇江、盐城、淮安、南通、常州10个城市的近百个乡村,深入开展宣传、调研、服务等活动,五年来共举办科普知识讲座近百场、主题活动200多场,走访农户数千户,完成调查问卷6000余份,张贴、发放宣传资料手册数万份,受众人次达数万人。

开展科技活动周环保科普系列活动

五年来,我会的科技活动周环保科普系列活动分别围绕关爱太湖·保护水环境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以环保科普报告会、环保主题科普展、广场环保科普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环保理念,为公众提供咨询服务和环保知识的宣传,通过对民众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坚定国策意志,提升生态文明,激发环保热情。活动多次受到国家环保部科技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环保厅的好评。

(三)承担政府部门委托事项,开拓学会社会服务空间

我会积极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工作,同时把发挥科技咨询、科学评价等社会职能作为学会工作突破口,不断加强学会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承担环境调研工作

2009年,与省科协共同调研并起草的《关于示范推广高效微生物-改性竹炭污水处理新技术的调研与建议》,罗省长和赵省长作出重要批示;2010年,我会参与省环保厅法规处组织的全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方案制订及调研工作,协助省环保厅科技处完成江苏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组织程序、评分办法等内容,被国家科技部授予江苏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评审单位资质证书,承担并完成评审会议有关工作;2011年,我会完成扬中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海门合兴村、瑞北村、希圣村、邢柏村和中南村生态建设规划,靖江生态市规划修编;2013年,在省科协陈惠娟书记的提议下,学会草拟了《关于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关乎民生、立法刻不容缓的建议》并由陈书记在省人代会议上提出建议案,并被采纳……

组织课题研究,为政策法规提供参考

五年来,在省环保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会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到《江苏省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制度研究》、《环保行政处罚裁量与纠纷仲裁试点研究》等共5项科研课题,完成了相关课题的研究报告,所有课题都通过了验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开展司法鉴定和环境损害评估工作

在省科协的帮助下,2004年我会成为全国环保系统唯一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环境司法鉴定机构。2010年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以来,我会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全国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7家试点单位之一。我会按照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编制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开展的环境污染损害案例分析和鉴定评估,目前共已受理100余例环境污染损害案例,出具的报告均被法院作为重要证据采用。

建设科技思想专家库

今年,学会利用跨学科、跨地区、跨行业的优势,召集了一批省内环保专家,包括中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了省内较具权威性的学会专家库。现入库的专家160余人,涉及水、气、土壤、工程治理、生态修复等专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基层环保部门、大型企业等。

组织环保科技奖评审

每年组织环保科技奖励和职称评审工作,4年来,共收到申报项目273份,评出128个项目;江苏省环保专业中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目前研究员级高工的评审全国就一家由学会来承担,主要负责职称申报材料的汇总、预审、召开评审会等工作。

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厂会合作

学会坚持既面向政府、又面向市场。作为学会自主创收的主要途径,学会联合科研机构、大学环境院系、科技企业等单位,为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环保技术咨询、评估等各项服务。5年来,我会分别与江苏圣泰环保科技公司、江阴大洋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江苏百灵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厂会科技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所获奖项:

 

2008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先进学会”

2009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先进学会”

2009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学会之星”称号

2009年,获得“优秀科技建议奖”

2010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先进学会”

2010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学会之星”称号

2010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奖”

2011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先进学会”

2011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学会之星”称号

2011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奖”

2012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先进学会”

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学会之星”称号

2012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奖”

2013年,被省科协评为“综合示范学会”一等奖,

2013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奖”

2014年,被省科协评为“综合示范学会”一等奖,

2014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最佳组织奖”

2014年,“心环保,新生活”全国环保创意大赛“优秀赛区”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