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学会介绍 会员信息 科技园地 社会服务 团体标准 噪声咨询平台 环保科技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园地 > 大学生千乡万村科普行
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小分队活动展示(五)河海大学2017年赴常州市牛塘镇环保科普小分队
    

7月8日至12日,由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大一、大二8名学生组成的千乡万村环保科普实践团队围绕“环保乡村行,绿色点亮未来”主题,在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塘口村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常州市农村环境现状,以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塘口村村民为调研对象,旨在通过调研,了解常州农村现有环保状况从而促进农民养成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纸质问卷的方式,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3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实践结束后实践团对问卷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寻找污染问题的解决办法。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也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一步步开展实践活动。

明朝归路塘口西,但见蔽日遮天绿’——常州市武进区之环保初见”。7月8日上午,全部成员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成员前往武进区塘口村进行前期实地调研准备并联系相关负责人。不同于传统农村印象,塘口村现代化程度高。了解当地采用传统大棚种植,周遭绿色环保建设完备。更重要的是村委重视农民利益,在雨季来临前正在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但周遭杂物堆放混乱。在与村委会相关人员的沟通后,初步制定了环保宣传的时间与地点;另一小组成员到常州新北区乐购超市购买实践活动期间所需的物品。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人’影共徘徊——常州市武进区塘口村之环保始行”。7月9日上午,实践团队乘车前往塘口村。因前期与村委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塘口村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武宜运河(当地人叫孟津河)从村子中间经过,所以在运河左半侧村子进行上门访问调查,此次共计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由于塘口村老年人口较多所以在问卷发放时困难重重,对于文化程度不高,不识字的村民,队员们用普通话一遍遍重复细心询问每个问题,而对于问卷中的专有名词,队员们也仔细向村民们详尽解释。虽然上述问题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调研依然顺利开展。调查期间,不少村民表示当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当地河道和工厂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队员们也和村民一同前往实地察看河道污染等相关实况。返回途中,偶遇当地在玩耍的小朋友,向他们发放环境保护宣传单页,科普基本环保知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人’影共徘徊——常州市武进区塘口村之环保中行”。7月10日上午,团队成员乘车前往塘口村展开调研。继续前一天的问卷进程,在运河右侧村子发放调查问卷,此次共计发放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活动期间,村民的热情与帮助使得我们的活动顺利进行。下午,团队全员进行问卷统计分析工作,两次共计发放10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塘口村环境的现状,即基本生活环境不错,但当地的化工厂对当地的水环境等的污染较为严重,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柳条百尺拂银且末‘浅黄’且‘深绿’——常州市武进区塘口村之环保绿色终行”。7月11日上午,团队成员在塘口村的会议室里召开了环保宣讲会,经过前一天对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和PPT的制做,团队成员徐晨晨结合塘口村环境的实际情况向村民们讲述了一些生活中的环境报会小知识,宣讲会结束后将收集到的村民意见向村委进行了相关反应。期间,村民和小朋友们都认真听取报告、积极参与有奖问答等环节。

7月12日,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和整理实践全部材料。

本次实践,团队成员本着从农民的意愿出发,向村民们宣传与生活相关的环保科普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活动。让人们观察、了解、感知不同环境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开展实践的同时,团队通过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新闻稿、照片,也会努力通过报纸等其他媒体发布相关实践内容,使我们的实践内容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

附件:
【打印此页】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免责申明 | 给我留言
Copyright 2002-2009 © Jiangsu society for envionmental sciences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保留有限权利 技术支持: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ICP备案号:苏ICP备13003745号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 邮编210036 电话:025-86557136 传真:86505117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