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光化学烟雾事件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洛杉矶,先后于1943年、1946年、1954年和1955年在当地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特别是在1955年持续一周多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期间,气温高达37.8℃,使哮喘和支气管炎流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死亡率升高,平均每日死亡约70~317人。当时洛杉矶有3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万升汽油,由于汽车汽化器的汽化效率低,每天仅VOCs就有1000多吨排入大气。
除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在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曾经发生过,如纽约、东京、大阪、悉尼、孟买以及我国的兰州、上海、成都、北京等。